(网经社讯)4月1日,江苏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用户权益保护工作,依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网络安全法》《电信条例》《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》等法律法规,持续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。近期,我局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群众关注的省内生活服务、休闲娱乐、实用工具等类型的APP进行检查,并通报相关违规APP主办者限期整改。
网经社数字生活台(DL.100EC.CN)获悉,截至目前,尚有5款APP未完成整改(详见附件),现予以通报。请上述APP开发运营者在4月14日前完成整改,整改落实不到位的,我局将视情采取下架、关停、行政处罚等措施。
合规漏洞显现:未备案APP折射监管盲区
通报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“悠数学”APP“未备案”的状态。根据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,未履行备案手续的APP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。该APP主办者蓝鲸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情况下运营,其行为不仅违反法规,更暴露出部分企业对合规要求的漠视。此外,其余4款APP虽已完成备案,但在个人信息保护与权限管理上仍存在严重缺陷,凸显出“备案≠合规”的现实困境。
风险与危害:隐私泄露与用户体验双重受损
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使用户姓名、联系方式、地理位置等敏感数据面临泄露风险,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,将直接威胁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。而APP强制索取权限、频繁自启动等行为,不仅干扰用户正常使用,还可能造成手机卡顿、流量消耗等额外负担。在“教育数字化”浪潮下,此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遏制,将削弱用户对教育类APP的信任,阻碍行业健康发展。
监管重拳出击:整改下架与信用惩戒并行
针对上述问题,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已要求相关企业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,并提交整改报告。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APP,将依法依规采取下架、停止接入、行政处罚等措施,并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。此举释放出监管部门“零容忍”的明确信号,彰显了维护移动应用市场秩序、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的决心。
行业反思:合规建设与技术创新需同步推进
近年来,教育类APP市场规模持续扩张,2023年APP Store教育类应用数量已突破百万。但在高速增长背后,部分企业重营销、轻合规的倾向日益凸显。此次通报再次警示行业:合规是发展的底线,企业必须将用户隐私保护纳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严格落实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网络安全法》等法规要求。与此同时,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,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检测效率,构建常态化监管体系。